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国学

木秀于林,凤必垂之------做中国最专注的学生国学 创造一个学习国学的完空间

 
 
 

日志

 
 

说“文”谈“字”  

2006-07-28 17:10: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说“文”谈“字”
任继昉 发布时间: 2006-02-21 03:18 来源:光明日报

说“文”谈“字” - 学生与国学 - 学生与国学 学生学习国学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文字,记录国学典籍的则主要是汉字。文字最早的叫法是“文”,本指彩色交错的现象或图形。《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韩康伯注:“刚柔交错,玄黄错杂。”“玄”是黑色。《

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清代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二》:“异色成彩之谓文。”花纹、纹理就是彩色交错的具体表象。《左传·隐公元年》:“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文”即花纹。因为文字最初是古人模仿各种事物的轮廓而画成的图形,犹如花纹,所以就把它叫做“文”。《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杜预注:“文,字也。”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唐代张怀瑾《文字论》:“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岳、四渎,地之文也;城阙、朝仪,人之文也。”刻写文字或刺画花纹图案也可称“文”。《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孔颖达疏:“越俗断发文身,以辟(避)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湼之。”在字形上,“文”的甲骨文就像一个叉腿站立而胸背画着花纹的人形。

  至于“字”,本来也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怀孕、生育、哺乳、养育。《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虞翻注:“字,妊娠也。”《广雅》:“字、乳,生也。”《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高亨注:“字,养育,指给他乳吃。”在字形方面,“字”由“宀”+“子”组成,“宀”像房顶,房子里有“子”,表示生育、哺育孩子。在字音和字义方面,“字”与“子、籽、滋、孳”等构成一个词族,都与“滋生”有关,而文字的“字”也是由“文”滋生的结果。《〈说文解字〉叙》:“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寖(音渐)多也。”张怀瑾《文字论》:“‘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孙。……母子相生,孳乳浸多,因名之为‘字’。”正因为“字”是由“文”滋生而来的,所以后来也叫“字”,《说文解字》书名的意思就是“说明独体之‘文’,解析合体之‘字’”。

  最早将“文字”合用的,是秦代的琅邪台刻石:“维廿八年(公元前218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评论这张
 
阅读(2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