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查看详情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国学

木秀于林,凤必垂之------做中国最专注的学生国学 创造一个学习国学的完空间

 
 
 

日志

 
 

经部之三传  

2006-08-23 20:28: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经部之三传
 
 
 
 
 发布时间: 2006-08-22 03:54 光明日报
 
  《春秋》,儒家“五经”之一,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解释《春秋》的著作主要有《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三传”。唐时“三传”列入九经。
  《春秋》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各诸侯国之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
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作,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认为孔子在《春秋》中寄寓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为后人效法。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汉书·艺文志》认为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作。《左传》以文史见长,记事详实,多用事实解释《春秋》,所记载的事件甚至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左传》记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史学、文学、美学的价值尤其显赫。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相传为子夏传授公羊高,公羊一氏口耳相传,至汉景帝时由公羊寿与胡毋生写定。《公羊传》以问答形式解经,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发挥其中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经过董仲舒的宣扬,《公羊传》在汉代有很高的地位。公羊大义对后世的影响很深,尤其“大一统”思想,成为千百年来我国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巨大精神凝聚力。
  《榖梁传》,亦称《春秋榖梁传》或《榖梁春秋》。旧题战国时榖梁赤(赤或作喜、嘉、俶)撰,相传为子夏所传授。据后人考证,《榖梁传》亦经过口授,在西汉时始写定,成书当晚于《公羊传》。《榖梁传》体裁与《公羊传》相似,亦侧重传《春秋》之“义理”,但其地位与影响皆不及《左传》和《公羊传》。下期预告:子部之《墨家》
 
  评论这张
 
阅读(1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