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国学

木秀于林,凤必垂之------做中国最专注的学生国学 创造一个学习国学的完空间

 
 
 

日志

 
 

我教孩子学国学(下)  

2007-06-21 15:52: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教孩子学国学(下)
 
 
 
 
 发布时间: 2007-06-21 04:17 光明日报 
 

 

  时间:2007年5月20日地点:北京市中协宾馆

    访谈嘉宾:

    韩海燕:男,陕西省佳县燕翼书院院长。

 
   王舒:女,安徽省滁州学院中文系讲师。

    付红艳:女,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

    韩立邦: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主持人:

    本报记者:梁枢 柳霞 李蕾

  一

  韩海燕:我的感觉就是几个娃娃在一块背,效果好。

  王舒:小孩喜欢热闹,小孩之间会相互比的。

  主持人:有竞争。

  付红艳:我现在的困惑就是,周围没有那样的环境。我家孩子小时候你让背就背,现在就不大听话了。

  主持人:你的小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付红艳:四岁。

  主持人:当初怎么想到让孩子背经典的?

  付红艳:当时是在网上看了王财贵博士关于儿童读经的讲座后决定教孩子国学的。在那之前我自己也没有接触过国学。拿来《论语》,拿来《老子》,我一点都看不懂。如果不加拼音的话,有好多字都不知道该怎么读。

  王舒:那些字我们也不认识,也是边学边教。

  付红艳:四岁孩子比较爱玩儿,你要专门让他学,他肯定不干。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坐在床头给他读。我是从《老子》开始的。一开始比较慢,到后面越来越快。你看着他好像是在玩儿,还躺着,其实他在听。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老子》就全部能背下来了。

  韩海燕:不用教一句学一句,你就读,管他听不听,你只要读就行了。

  王舒:我不是这么做的。我用的是一个大字拼音本。因为他一年级了,学拼音了,我跟他讲,讲完什么意思,他再拿去背,十分钟就背完,背得特别快,就跟念经一样。

  主持人:看来孩子和孩子不一样。《老子》半年读完了,后来呢?

  付红艳:后来《大学》也能背下来。现在《论语》能背一半。《易经》也是背一半。

  韩立邦:你是不是从《系辞》开始背的?

  付红艳:一开始是《周易本义卦歌》,背熟了以后是《系辞》。他还特别喜欢《诗经》。我告诉他《诗经》在古时候是唱的,然后他自己就唱。

  韩海燕:我在书院里教《易经》,有个家长就反对,说《易经》是算卦书,咱不学。这个家长还是个小学的校长。但是他的娃娃,一直跟着我读《易经》。有一天我们的街上成立起一个门诊部,取了个名字叫天行健。那个校长和他的孙子在一块走的时候,问他的孙子说:“慧慧,那个天行(hang)健是什么意思?”慧慧说:“爷爷你错了,那是天行健,《易经》里的。”孙子给爷爷上一课。这是那位校长亲口告诉我的。

  韩海燕:从那以后爷爷就跟着读《易经》。

  王舒:现在大学里的文科博士生也没有几个会背《易经》的。

  付红艳:太原市有一个图书批发市场叫得一文化广场,有一次我和孩子坐车路过那儿,他说:“妈妈,这不是《老子》里面的吗?‘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韩海燕:“天得一,地得一,神得一”。

  付红艳:当时把那一章全背下来了。我前面坐着几个中文系的大学生,听得都愣住了。

  主持人: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提问题了?

  付红艳:他一开始背的时候,就有问题。但是我自己根基不行,怕先入为主,解释错了,反而麻烦。所以只是告诉他:”你以后会慢慢明白的。”

  韩海燕:现在的书,有好多是错的。

  韩立邦:从兴趣上给他延伸就对了。

  主持人:我知道你还在新浪开了博客,谈的是教孩子学《弟子规》

  付红艳:《弟子规》是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接触的。那会儿孩子已经快七岁了。《弟子规》是根据《论语》里面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清朝的李毓秀编写成的。我看到以后觉得如果在读诵经典的基础上,用《弟子规》进一步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做为修身的指南,德育的根基,效果可能会更好,便结合小故事给孩子讲,然后把它写出来,发在博客上。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感觉很困惑,孩子他不能很好地按照《弟子规》上所说的去做。后来从网上看到有个安徽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给孩子讲国学,并且专门学《弟子规》,很有影响。今年春节的时候,我跟我老公去了一趟,收获很大,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才发现《弟子规》真的不是说让孩子会背了就行,或者是你单方面要求孩子去做,关键还是家长要一起做。真正的问题在我们家长自己,我们做到了,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韩海燕:你不要太着急。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付红艳:是的,有的时候反思自己觉得有点太着急了。

  主持人:孩子现在几年级?付红艳:一年级。

  主持人:在你叙述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孩子不止一年级。你一说是一年级我有点吃惊。

  付红艳:我在给孩子讲《弟子规》的时候是像讲故事或者聊天一样的,发在博客上的第一篇学习心得就如实地记录了全过程。但后来感觉那样一来文章太长,读者不一定有耐心读;二来因为是语录式的,读者不易很快抓住要点。为了大家阅读方便,以后发在博客上的心得经过了压缩与修改,并随时引用其它的经典来做注解,所以看起来更像是面向成人。

  韩海燕:而且我觉得你不能要求孩子读着书就照着书里面做。

  王舒:我们先说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到。“言为悔,不迁怒,不二过。”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

  付红艳:对此我感受特别深。庐江汤池镇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镇,中心的老师就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去感化学生,进而感化一方百姓的,他们真正做到了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所以我反省自己,我也不能着急,如果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那么孩子自然上行下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王舒:孔子是讲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

  主持人:付老师在教孩子学国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更有普遍性。看来教孩子学国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这里头要讲节奏,讲耐心,讲艺术,讲方式。

  韩立邦:发现问题之后,想办法给他引回来,这个很关键。

  二

  主持人:做父亲的给孩子教国学,跟当母亲的不一样。韩先生你说说?

  韩立邦: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原来是放养,现在是精养,所以很重视。我爱人是个高中老师,还是个重点高中,很忙。所以多数时候都是我带孩子。我本身爱好比较广泛,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爱看看书,也算“仕而优则学”吧,哈哈!主持人:您本科学的什么?

  韩立邦:学的计算机。国学书我原来买的也很多,但是头些年我没怎么看。后来在生活当中碰撞了很多之后,开始感觉这个东西好。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就觉得光学外语什么的不行,应该让孩子学点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正好有人给我推荐王财贵博士讲如何读经的东西,我看了一下跟太太说,我正在想的东西,正是人家正在做的事情,这之后就开始让孩子背《大学》,背《论语》。我经常领我儿子出去跟朋友吃饭。吃饭的时候,我说儿子给他们背一个《大学》。我儿子站起来就背下来了。当时大家都说这孩子太厉害了。孩子听了挺高兴。

  上小学以后,他有的时候有点抵触情绪。我就问儿子,礼拜六和礼拜天给你安排的这些课,你说哪个最好玩,哪个最没意思?他说打乒乓球有意思,英语也行。英语老师领着蹦蹦跳跳的那样学。还有就是钢琴也可以,说国学不行。他说这个东西,你说那么多,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一听他这么说,我就开始琢磨教育的方式方法。总不能“误己子弟”呀!于是就开始系统地读一些中国哲学史方面的书,后来决定从《三字经》开始给他讲。《三字经》很通俗,而且正好是中国国学的一个纲要。“凡训蒙,须讲究”。一步一步地讲,他能听懂。后来我给他讲《大学》、《中庸》,还有《论语》。都是有选择地抽着讲,而且他问,我回答。后来我再问他,学国学怎么样?有没有意义?他说有意义,将来我要教我的儿子,也得学。

  我太太也配合,每天晚上给他讲历史故事,讲《史记》,讲《中华上下五千年》。现在虽然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但中国的历史知识,比一般的初中毕业生都强。有一回,我太太给他讲到东汉刘秀重建汉朝,我儿子就问了一句:他成功以后,杀没杀功臣呀?因为刘邦杀功臣了。我太太大学本科毕业,高中历史老师,当时随口来了一句,说,那你得去查《史记》。儿子喝道,不对!她说怎么不对?儿子说《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刘秀怎么可能写到《史记》里面了呢?我太太眼睛都直了,跟我说,我的学生都不一定能答上来。

  教孩子学国学第一是要抓住好的时机,就是说从三、四岁开始,一直到十二、三岁。现代心理学讲人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逻辑思维。在这之前他没有演绎推理能力,你要讲太深刻的东西,他不理解。但是他记忆力好。我跟他一起学,我背得比他快,但是他能记住,我过几天就忘了。国学这个东西最好是早学,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拿它当唱歌、歌谣那样去学。

  第二个要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读十分钟。一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孩子精力就那么点,他能集中那么长时间吗?再有就是最好参加一个国学班。你自己挺不住的时候还有一个保险。

  第三就是反复练习。我感觉小孩学习语文、语言这个东西一定要背。他有一定的积累,有一定的量了,这时候你给他讲,他就懂了。

  第四点就是要勇于实践,勇于展现。学而时习之,我理解就是学习完了去实践。学过的东西经常跟人讲一讲,有助于掌握和理解。

  第五点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经常领孩子出去长长见识。前些日子去苏州,我一路上给他讲吴国,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到绍兴去,绍兴是越国的首都。越王勾践他知道,问我,这是卧薪尝胆的地方?我说对!

  第六点就是背诵为主,适当地讲解。小学一年级以前,还是以背为主,不要跟他解释,解释他也不懂。但是小学一年级以后,孩子在适当的引导下,是能听懂一些东西的。这个时候给他讲解,效果比较好。

  最后一点就是培养毅力,磨练意志。读经是为了什么?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责任感,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别人

  不学这个,咱们学这个;别人要是学这个东西,咱们学得要更好。培养他的什么呢?就是学会克服困难。今天背过《大学》,跟他说你看怎么样?这么长的一篇,背下来了吧!你明天告诉他背《老子》,他就敢背;背完《论语》之后,再拿《孟子》,那么厚一本,他就不怕了。韩非子说:“不疑谓之勇”。他有了克服困难的成功经验,就不会疑惑了,也就自然勇敢了!通过这个过程,经历就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会跟着他一辈子的。再一个就是经常交流,家庭里面要形成一种氛围,你确实让孩子感受到,你也爱这个东西(国学)。你不爱怎么让孩子去爱呢?最后一个也是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兴趣。一旦学习变成他自己的兴趣,我认为咱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韩海燕:我常遇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我这个家庭具备教孩子的条件,在座的也都具备,但是更多的家庭不具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个引进小学的课堂最好。包括我们许多的家庭,他所困扰的问题也解决了。哪怕每天给孩子二十分钟时间。

  韩立邦:我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看法,第一个就是要水到渠成,不要着急。第二点要从自身做起,我做好之后,再在我的朋友圈里推广。

  主持人:中央前一段时间公布了“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大传统文化在大、中、小学里的比重。

  韩海燕:趋势是有。

  主持人:普及国学,您是先行者,现在国学热持续升温,原来对国学不感兴趣的开始感兴趣,对国学感兴趣的开始琢磨我得让孩子也学这个东西,这个是自然的过程,不能着急。

  谢谢各位!(完)

  四岁孩子比较爱玩儿,你要专门让他学,他肯定不干。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坐在床头给他读。

  如果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那么孩子自然上行下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三字经》很通俗,而且正好是中国国学的一个纲要。“凡训蒙,须讲究”。一步一步地讲,他能听懂。

  儿子说《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刘秀怎么可能写到《史记》里面了呢?
 

  评论这张
 
阅读(22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