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国学

木秀于林,凤必垂之------做中国最专注的学生国学 创造一个学习国学的完空间

 
 
 

日志

 
 

曹树基: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  

2008-12-05 19:58:35|  分类: 历史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九六年第四期
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①
曹树基
明代山东分为六府东昌、充州、济南、青州、莱州和登州。青、莱、登三府因地处东部, 称为
东三府。
在明实录》的记载中, 山东东三府地区人口密集, 而东昌府则人口稀少, 洪武年间山东境
内的人口迁移, 大多是从东三府向东昌等西部地区迁移。洪武二十五年年二月, 监察
御史张式奏徙山东登、莱两府贫民无恒产者户就耕于东昌。。洪武二十八年二月, 山东
布政司向朝廷请求
青州、充州、济南、登州、莱州五府, 民稠地狭东昌则地广民稀。虽尝
迁闲民以实之, 而地之荒闲者尚多。乞令五府之民, 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顷、十丁以
上田不及二顷、十五丁以上田不及三项并小民无田耕种者, 皆令分丁就东昌开垦闲
田, 庶国无游民, 地无旷土, 而民食可足也③。
济南府暂且不论, 按照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充州府的西部属于人口稀少地区,
而东部则为人口相对密集之区看来, 明代初年的山东东部人口要比西部密集得多。所以, 在洪
武年间, 山东东部似乎不可能成为移民的输入区。
然而, 对地方志及地名志有关资料的研究却表明, 洪武年间山东东部地区也同样是人口的
输入区。它们在向其他地区输出人口的同时, 也在大量接受来自外省的移民。这一事实与人
们所熟知的明代初年东三府的人口历史大相径庭。或问, 是否地方志和地名志资料存在误导
的可能根据前述笔者对鲁西南地区移民史的研究, 地方志及地名志中记载与明实录的记
载是吻合的。因此, 我们只能认为明实录记载的洪武时期的移民史实是不全面的。本文将
以地方志和地名志资料为主, 勾绘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移民迁入的基本轮廓。
一、青州府
、青州南部
青州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青州南部地处沂蒙山区, 东部滨海, 辖日照、苔州, 沂水和蒙
阴。这一区域洪武年间的人口迁入情况, 可以苔县为例说明之。
民国重修宫志》中记载了该县氏族变动的情况, 见表。
扣除“ 明初” 氏族中的一个永乐氏族, 在洪武年间存在的个氏族中, 元末以前迁入的氏
族均作土著计, 就有个。元末明初迁自本省的氏族有个也作为土著计人, 合计土著氏族
·
共有个、占全部氏族总数的。
表山东省营县氏族统计
一一
时代
元末以前

本区

其他

海州

其他
山西河北其他合计
峙曰月
,
永洪合元明初武计末乐一
资料来源民国重修苔志卷《民社志· 氏族上。
在有关湖南氏族的分析中我已经证明, 一般说来, 时代越是久远的氏族, 其所含人口就越
多, 反之则相反④。将苔县氏族的时代构成与湖南平江、酸陵等地进行比较, 苔县土著比例之
低接近酸陵县。也就是说, 洪武时代苔县的移民类型与酸陵县相似。依酸陵的经验, 在这类移
民区, 个元末以前的氏族所含人口约为洪武氏族的一倍。即使山东的情况有所不
同, 也不会超过倍。依此计算, 洪武年间苔州的土著约占总人口的。这一比例竟然与
充州西部的土著比例相似。
何以在青州的南部会出现这样一个移民人口的密集区元末战争对这一带影响并不很
大, 黄河水患对此也没有危害。查元史· 五行志》, 发现这一区域在元代末年遭受过一次巨大
的瘟疫的袭击“ 至正十七年年六月苔州蒙阴县大疫。十九年年春夏营州沂
水、日照二县及广东南雄路大疫” 。这可能就是人口大量死亡的原因。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这所
谓的“ 大疫”究竟是什么传染病。这一场发生在元代末年的大疫给当地土著带来巨大的损失,
也就为洪武年间外地移民的迁入创造了条件。
苔州的移民主要来自江苏北部的海州, 即今连云港市及其周围一带。海州的移民一般自
称来自“ 海州十八纤” 、“ 海州当路村”或“ 海州十八村” 。民国重修营志》卷引《庐氏族谱》的
谱序中称“ 庐氏之先, 出于江西古水县滩头镇, 祖翁职拜统制, 祖母何氏, 宋时镇守东海, 遂籍
于东海之代村焉。越元而明, 洪武中迁民, 有徙于江南者, 有徙于燕京者, 有徙于山东者, 既不
一省矣。即在山东, 而诸城、沂州、沂水、日照, 又不一其郡县矣。”从庐氏族谱中记载的地名看,
迁入山东者多迁入青州府, 其中尤以青州南部为主要。
民国年间苔县的这一氏族调查, 可以和近年的自然村调查相互对应。营县的自然村建村
调查见表。
表山东省营县自然村建村情况
时代
元末以前
元末
明初
本区江苏海州山西河北其他省合计
本区江苏海州山西河北其他省合计
几, 月」月了门几门内︶, 合洪计武
资料来源《山东省苔县地名志》年。抽样乡镇箕山、洛河、店子集、寨里河、夏庄。
抽样率。
在充州府的例子中我已证明, 从统计的角度看, 建村时间较早的古老村庄, 其人口要多于
建村较晚的村庄。元末以前建立的土著村庄人口当然要比元末及洪武年间的移民村人口为
多。在充州府的西部, 平均每一个土著村人口大约是移民村人口的倍, 而在青州府北部的
庙淄和博山这一比例分别为和倍。假定苔县的土著村人口是移民村人口的倍,
其人口比例的比较可见表。
表山东省营县氏族、自然村原箱人口比重《比较
项目土著海州移民山西移民其他合计
氏族
自然村


资料来源表和表
表表明, 氏族统计和自然村统计所得结果在土著、海州移民这两个项目上非常接近。自
然村系统中山西籍移民村庄较氏族统计中的比重要高出许多, 究其原因, 可能是许多辗转于明
代中期迁入的山西籍村庄在追溯其建村年代时往往以明初或洪武为期, 实际这只是他们的祖
先迁入山东的时间另一原因可能是有不少迁自其他省的村庄在近年的调查中附会于山西洪
洞县, 所以在氏族与自然村的调查中山西移民的比例与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的比例正好相反。
苔县的情况与青州南部其他县仍有所不同。为节约篇幅, 仅将各县洪武年间自然村人口
原籍的比较简列如表。元末以前建立的古老村庄依营县例化为标准村进行统计。
表洪武年间青州南部部分地区自然村人口原翰比重比较
地区土著山西洪洞河北枣强江苏海州其他合计
沂源
沂水
沂南
蒙阴
资料来源山东省沂源地名志》, 年。抽样乡镇燕崖、张家坡、鲁村、悦庄山东
省沂水县地名志》, 年。抽样乡镇沙沟区、黄山铺区、圈里区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
年。抽样乡镇界湖、孙祖、辛集《山东省蒙阴县志名志》, 年。抽样乡镇野店、界
牌、城关。
这四个县的情况与宫县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是这四县的土著要比苔县多得多, 只有与苔县
毗邻的沂水相差尚小二是这四县江苏海州的移民要比苔县少得多, 而沂源则没有来自海州的

移民, 四县主体移民来自山西, 以沂水县山西移民的比例为最高二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群
体, 即来自河北枣强的移民, 虽然在青州南部这部分移民还不算太多, 却强烈地暗示着他们有
可能扮演青州北部地区明初移民史上重要的角色。
日照和诸城的情况不甚了了, 只是我们在进行苔县的自然村统计时, 发现有许多源于海州
的村庄在明代初年或明代中期经日照或者诸城迁入了营县, 也有一批迁入苔县的海州移民其
兄弟或族人同时迁入了日照或诸城。更详细的研究有待于将来。
洪武二十四年青州府人口总数为万。分县人口数字中, 缺高苑、乐安、宫州三州县
数字, 其余十一县合计人口为万。, 余万为此三州县之人口数, 平均每县人口为
万。但是高苑为小县, 营州为州, 人口较多, 营州至少应有人口万。加上日照人口
万、诸城人口万、沂水人口万、蒙阴人口万, 青州南部地区共有人口万。如加
上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增设的安东卫。和诸城所, 共有人口万。
依照上面统计中得出的各类人口的比例, 在今苔县、沂水县地, 即青州南部的平原和低丘
岗地, 移民约占其人口的左右, 而在周围的山地, 移民的比例约在左右, 日照和诸城
的移民比例可作一最低的估计为。以分县人口计, 今苔县与沂水县合则相当于洪武年间
的营州。。如此, 青州南部的移民人口约为万。其中江苏海州移民约为万, 山西移民有
约万, 考虑到临近北部的诸城县来自枣强的移民较多, 人口估计为万, 其他移民约为万。
军籍人口的来源应当归入“ 其他”类。
、青州北区
青州北部可以临淄县为代表。临淄县自然村的建村情况可见表。
表山东省临淄县自然村建村情况
时代
元末以前

枣强

其他
山西
洪洞
河南江苏其他合计
一一

曰‘
山东
本区
合永洪元明计乐武初末
资料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地名志》临淄区, 年。
说明临淄区即为以前的临淄县, 年划入淄博市。
对现有临淄县各类村庄人口统计的结果表明, 临淄县元代末年以前建立的古老村庄的人
口, 相当于明初或洪武年间所建村庄人口的倍⑧。按此比例进行村庄的标准化处理, 土著
村庄达个标准村, 洪武年间的标准村总数为个。如此则土著占总人口的, 枣强
移民占总人口的巧, 山西移民仅占总人口的。毫无疑向, 来自河北枣强的移民成为青州
北部移民的主体。
在临淄县乡土志氏族部中所记载的个氏族中, 只有一族来自宋代初年, 其余族皆
为明初或洪武年间迁入。其中迁自枣强的有族, 迁自山西的有族, 族迁自江苏, 除了土
。·
著的记载过少之外, 各类移民的比例倒是与自然村统计相似。
在东昌府所接纳的移民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从青州府迁入的。而来自青州的移民, 多记作
来自益都县。一般说来, 无论这些移民是从益都县迁出的, 或者是青州各县的人口东迁时在益
都县集散, 益都县都不可能在输出人口的同时又接纳移民。但是, 青州北部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奇特、在临淄县的例子中, 我们已经强烈地感觉到青州府, 包括益都县都有接受外来人口的可
能。今日淄博市的博山区即清代以来的临淄县, 明代属于益都县的一部分。博山的自然村共
有个, 其中洪武及洪武以前建村的共有村, 因无永乐年间建立的村庄, 所以表中不予
列入。
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自然村建村情况
·他
东其
一一
时代
元末以前

枣强
」匕
其他
合计
飞甘一、︶

本区

山西
元合洪明武计末初
资料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地名志》博山区部分, 年。
从表中, 我们会发现博山的外来移民明显要多于临淄。对村庄进行标准化处理, 元末以
前建立的个自然村平均每村人口为人, 而洪武或明初建立的移民村平均每村仅为
人, 前者是后者的倍。以此为计算标准, 博山区明代初年的土著约为总人口的,
移民占总人口的。另外, 博山的移民也是以枣强人为主的。
民国临胸县志》卷记载了一批临胸县的氏族由来。在明确来历的个氏族中, 只有
族属于元末以前的古老土著, 除族记为元末以前迁自山西外, 余皆称于明初或洪武年间迁自
山西、河北或其他省。虽然这批氏族由于数量太少, 不具统计意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洪武移
民是该县人口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以后的论述中可以得知, 在山东的北部, 枣强移民是移民群体中最重要的一支。这样就
产生了一个疑问, 洪武时期河北地区因土著稀少而成为华北平原最大的移民接纳区, 却何以会
在与山东毗邻的枣强县形成一个移民输出区另外, 在洪武年间当青州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向
外迁徙的时候, 竟会在同时有来自枣强的移民扶老携幼来到他们刚刚离去的家乡
关于枣强移民的迁入, 当地的墓碑和族谱中有大量的记载。除了有关移民从枣强迁入以
外, 还有一批关于山西人从枣强出发移民的记载。临淄路山乡北罗家庄的罗氏先莹碑的碑文
是“ 始祖讳昌厚, 于前明洪武二年, 由山西枣强县迁来青州府临淄县城西二十里时水东岸之罗
家庄。”博山叩家的一本《般阳高氏族谱》载“ 余先世本山西人, 洪武年间由枣强迁发而来。始
祖讳贯初, 居博山后裕庄二世祖伯真, 始家于湖山之阳叩家庄。”鹿瞳庄的一本《鹿氏族谱》称
“ 始祖讳明, 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迁直隶枣强。族人同来甚伙, 地狭人众, 暂处于此, 后分投他
处。而吾祖通, 则由枣强迁青州鹿瞳。”均直言不讳地宣称自己的祖先由山西至枣强, 又由枣强
迁青州的历史。
。。
关于枣强作为北方一个移民集散地, 有必要加以讨论。枣强是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真定府
之属县, 在以前的研究中, 我们几乎没有注意到正定府在洪武初年的人口问题。因此, 对于真
定府有如此众多的人口外徙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以为所谓的枣强移民, 大多数可能是来自山
西的移民的再迁徙。直到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对乾隆正定府志中记载的洪武时期人口数产
生怀疑, 进而查到嘉靖本真定府志, 才知乾隆本记载的户口数是错误的。据笔者考证, 洪武
初年真定府人口众多, 达万左右。每县平均人口达到万人以上, 在河北地区实不多见。
在真定府东部的各县中, 以枣强的人口最少, 不足千, 近邻的南宫、武邑两县人口各达
万。, 似乎在洪武初年枣强人口已开始外移, 这样倒与山东方面的记载相吻合, 否则很难理解
何以枣强县会成为这一区域中一个人口低谷区。另外, 再从地理上分析, 山西娘子关真定、
枣强山东德州是山西移民进入山东的最便捷的通道, 至今仍是横贯河北, 连接山西与山东的
铁路干线所经之地。在长途跋涉后, 山西移民在枣强略作休整再赴山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如此强大的移民潮对枣强地区的人口外移势必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在人多地少的前提
下, 枣强及其附近地区人口外迁就会形成势头。
如上述, 青州府北部各县民籍人口合计为万。然而, 这是指在籍的民籍人口, 并不意
味着他们都居住于此。实际上, 洪武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间, 青州府有大量的人口外移。如
青、莱、登三府迁往东昌府的人口合计共达六千余户, 假定青州府占其三分之一, 就有余
户迁入东昌府, 另外在洪武末年及永乐初期的几年中, 河北地区也有大量的山东移民, 其中见
于《明实录记载的就有青州府安丘县民迁往河北真定府之事例, 可知青州府的外移人口可能
多出自青州府之北部, 在不知具体人数的情况下, 我们估计青州北部人口的十分之一外迁了,
土著只有万人。
明史· 兵志》所记载的青州卫所有青州左护卫、青州护卫和青州左卫以及安东卫和诸城
千户所。然而又说明青州左卫以后为天津右卫, 青州护卫被革, 实际只有卫人口。嘉靖青
州府志卷的记载是“ 洪武初立益都卫, 三年改青州都指挥使司, 十九年迁龄济南遂为山东
都指挥使司, 青州立左右二卫, 永乐四年移右卫戍德州” , 与明史的记载颇有不合, 即青州在
洪武年间有卫。在后面一节中我们看到, 齐河县乡土志》移青州左卫屯田在齐河县达屯
之多, 却未改为天津右卫, 总之, 这一卫不能算是驻扎在青州府境的, 驻扎于青州府的兵力仅有
二卫一所, 安东卫和诸城千户所在青州南部已经计算, 故青州府北部有军籍人口万人, 与
民籍人口合计共有人口万。
按照对临淄县和博山县的自然村统计, 移民人口约占洪武人口的左右, 共有移民人
口约万。以其中万民籍移民计, 其中约万来自枣强, 万来自山西, 来自河南
及江苏者合计约为万人。当然, 所谓来自枣强的移民实际来自枣强及真定府, 或许还包括
真定府周围的地区, 如顺德府即是, 或许其中还包括有来自山西的移民。
青州府的移民史给我们留下一个难解的谜, 青州府人口稠密, 除去移民不计, 洪武二十四
年仍有民籍人口达余万, 每县平均人口多达万余。远远超过河北真定府的每县平均人
口数。人口由稀疏区向密集区流动, 原因何在, 尚不清楚。
二、莱州府
地处莱州西北部的潍县在民国年间曾进行过一次卓有成效的氏族调查, 其成果反映在民
国潍县志· 氏族中。从氏族迁入的时代与原籍进行分析, 潍县也属于洪武时期的移民迁入
·
区。
表山东省潍县氏族统计
时代

济青
山西河北云南江苏四川湖广其他合计
元末以前

本区
刁︸
末一一一一一



合计
元明洪永
资料来源民国潍县志》卷民社志· 氏族》。
潍县的土著氏族在氏族志》中大多记为“ 世居” , 不明始居时间, 所以只能作这种粗略的分
类。在潍县, 元末及洪武年间迁入的移民氏族近达到氏族总数, 移民的比例较湖南酸陵
县略低。这一事实说明, 元代末年潍县一带的残破程度比酸陵要低。因此, 我们将潍县的土著
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系数定为倍, 潍县的土著人口约为当时总人口的左右, 移民
为总人口的, 如果将本省济南府和青州府迁入的氏族合计为土著, 土著的比例则为
左右, 仍比相邻的青州府北部的土著比例为低。
潍县的移民来源广泛, 但最大宗的移民仍然是来自山西洪洞县, 河北枣强的移民也占有相
当大的份量。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有一批自称来自云南乌撒卫的移民, 多称“ 洪武二年” 、“ 洪
武初”及“ 明初”迁入。但此时云南尚未纳入明朝版图, 移民一事无从谈起, 这批移民的来源和
迁入时间放在以后再来讨论。
与潍县相邻的莱州府昌邑县, 从其自然村的建村情况中可以有洪武移民的迁入。具体数
据可见表。
表山东省昌邑县自然村建村情况
时代
元末以前
妇人孟,,

峙几月,
勺‘

本区

其他
山西
洪洞
河北
枣强
四川其他省合计
元永合洪明末初武计乐
资料来源山东省昌邑县地名志, 年。抽样乡镇太保庄、围子、饮卫、仓街、东家
乡。抽样率。
在昌邑县, 我们注意到永乐移民比重的增加。永乐移民在洪武、永乐移民中的份额达到了
·
, 由此, 我们估计在记为“ 明初”的村庄中至少有个村庄可能是永乐年间建立的。对元末
以前建村的古老村庄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系数为, 其结果是洪武年间土著人口约占
总人口的, 比潍县的土著比例略高。
莱州南部在洪武大移民的浪潮中似乎显得有点沉寂。我们曾对胶县和唠山县的自然村的
建村情况进行过统计, 在胶县尚有一批来自山西的移民, 而在蜡山只见有所谓来自云南者, 时
代多在永乐年间。
根据万历莱州府志卷的记载, 洪武二十四年全府有人口万。北部的潍县、昌邑、平
度和掖县有人口共万人。这仅仅指在籍的人口而言, 事实上, 从洪武年间开始, 莱州和登州
的土著就在不断的外流。如上述, 洪武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 有六千余户东三府人迁入东昌
府, 根据在平县三府移民的比例, 莱州和登州两府有余户移民迁入东昌。据我的研究, 迁
往河北地区的山东移民也有相当的数量, 直到永乐年间依然如此。。登、莱两府的人口在迁往
鲁西及河北地区的同时, 还有大量迁往辽东的可能性。偌大一个辽东, 只有万左右的人口
定居。, 抛荒的土地不在少数。而从登州赴辽, 一般舟行一日夜便可到达。这一人口稀疏的区
域在行政上又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这无疑会对人多地少的登、莱人民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所以, 到了弘治年间, 登、莱地区的土地抛荒和人口外流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何塘描述道
“ 方今地窄之处, 贫民至无地可耕, 而凤阳、徐、山东登、莱等处, 荒田弥望, ? ?久荒之处, 人稀
地僻, 新集之民, 既无室庐可居, 又无亲戚可依, 又无农具种子可用? ? ” 。至于沿海地带, 按照
王世贞的说法, “ 楼诚可优, 忧不在山东也, 青、登、莱, 沿海也, 皆疮卤, 数十里, 无人烟, 不足中
楼欲也。” 。人口之稀少到了对楼寇没有吸引力的地步。由于军籍人口的迁徙相对民籍居民而
言, 要困难得多。所以登、莱的外流人口主要是民籍人口。民籍居民的减少导致了整个人口中
的军籍人口比重的增加。
据此我们可以作一假设, 假设民籍人口的外迁了。无论是明初外迁的还是明代中期
外迁的, 洪武时代的民籍人口的后裔今天在自然村或氏族统计中看不见了。如果莱州府
北部的土著人口可能只有万左右。洪武年间莱州府有军籍移民万, 设其中万军籍移
民在北部主要是屯种, 北部共有人口约万, 其中左右为移民, 则有移民人口
万。其中万为军籍移民, 民籍移民约万。
以潍县和昌邑县各类移民的比例均值作为莱州府各类移民的比例进行推算, 知山西移民
约有万, 河北移民约万, 云南、四川移民合计为万, 来自江苏的移民仅万, 其余
移民约万。云南屯四川移民多为军籍移民。
三、登州府
从登州府属莱西县和招远县的情况看, 至少在莱州府的西部, 洪武大移民仍然可以从自然
村的建立时代和原籍的统计分析中找到其深深的痕迹。
表山东省菜西、招远二县自然村建村情况
本区山西四川云南其他省合计

时代
元末以前
元末
明初

· ·
云南其他省合计
一一
晒四合永洪时计乐武代本区。
资料来源山东省莱西县地名志, 年。抽样乡镇水集、河里吴家、武备、韶存庄、南墅。
抽样率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年。抽样乡镇大吴家、东庄、大秦家、张星。抽样
率。
登州府永乐移民的比例较高, 这说明在“ 明初” 的村庄中, 至少应有的村庄建于永乐
年间, 在进行村庄的标准化处理时将这部分村庄划入永乐村庄。仍以系数对元末以前所
建古老村庄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得这二县洪武年间的土著比例为, 与莱州府北部的情况
大体一致。移民也是以山西人为主。所谓来自四川的移民, 皆号称来自建昌卫, 即今四川西昌
地。
为什么在胶州半岛上会有如此众多的外来移民, 且移民中的大部分竟然来自遥远的西南
边睡, 或说云南, 或说四川。这两个地区在洪武时代是典型的人口稀疏区, 也是移民的输入区,
何以会有如此众多的人口外移呢

民国莱阳县志的作者在该志卷氏族之末用了很长的篇幅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
指出
居民传说其先世率于明洪武二年迁自云南。然按《氏族略》, 其为唐宋故家、金
元遗民仅廿余族。余各姓除从军或流寓, 历年尚少, 则凡传二十余世, 历五百余岁
者, 大率相同。而能确定其原里居, 亦无多。族十八九漫称云南, 又谓户有占山买
山, 宋元旧家则为漏户。及桔其所以迁徒及何以占山买山何以旧家若是之少
靳迁如许之多无论乡僻野老, 莫能道其原委, 即荐绅世家亦语禹不详。
莱阳一带关于祖先来自云南的说法是这样的普遍, 从上述记载中即可得知。然而, 更有意
思的是, 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来到此地, 迁入的年代据说是洪武二年, 却存在大大的
问题。因为洪武二年云南不在明王朝的版图之内, 所以, 洪武二年从云南迁民至胶东一事简直
就无从谈起。
县人中也有将云南理解为“ 云中”之南的。这一理解使得胶东人民口碑中流传“ 小云南”成
为“ 云中”之南了。由于洪武年间有从塞外地区移民塞内的事件发生, 也容易使这一移民活动
得到历史文献中的证明。然而, 以“ 云中”之南作为云南的代称却不怎么令人信服。民国《牟平
县志的作者对民国莱阳县志作者的上述观点提出怀疑, 指出他们的看法“ 虽无据而近理, 但
本县间有能举其自云南某县某地来者, 未必尽系传闻之误, 或有其事而史未及载, 或人民自动
迁徙亦未可知, ? ?” 。牟平县志作者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注意到山东省螃山县地名
志》中所列各种族谱的记载中, 出现最多的是云南乌撒乌沙卫这个地名。以唠山县城阳乡为
例, 试举数族
白埠庄村, 《杜氏族错》“ 明永乐二年, 吾祖由云南阿密州乌撒卫西北三十里槐
树里头, 移至青郡南枣行居住, 三四年后, 复迁至即墨县唠山南头白庙籍, 后迁百步
庄落户。”
仲村, 王氏族语“ 明永乐二年, 吾祖自云南哈密县乌沙卫街大槐树村迁至钟
鼓村定居。”
后旺咬村, 《迟氏族错》“ 吾祖于明永乐二年从云南乌沙卫牛角胡同迁居即墨
旺咬。”
西郊庄村, 赵氏族语》“ 明永乐二年, 高祖自云南交趾国迁至诸城尧沟咬定
居。”
小北曲, 陈氏族语》“ 始祖名严历, 携二子于明永乐年问从云南效芝国迁山东
浦里村定居, 后长子迁小北曲立村。”
, 卜寨子, 张氏族语“ 吾祖张氏闻先人祖居小云南乌撒卫十字街大槐树底下,
明初以武功得高位, 支庶分袭。自千户讳徽, 百户讳清, 兄弟二人笙仕即墨。徽任
鳌山卫城, 清任浮山所卫, 分宁海隅。”
乌撤卫是洪武年间贵州都司所辖的一个军卫, 治所在今贵州省威宁。由于洪武年间贵州
布政司尚未成立, 贵州地分属四川和云南辖, 乌撤府恰好处于四川、云南和贵州交界的位置上,
终明代, 一直是四川的辖境, 而作为军卫的乌撒卫所属, 很可能驻守于云南境内, 如乌撤后所的
驻扎地就在云南的沾益州境内。胶东半岛上众多族谱中出现云南乌撒卫一词似乎可以证明这
里的云南应该就是今日的云南省, 而不是什么“ 云中”之南。他们之所以能迁入胶东地区, 当然
最大的可能是军卫的调动。小寨子张氏的经历是这种军卫调动最好的注脚。所以, 在论述洪
武移民时, 我注意到莱西、招远、昌邑一带除了云南的移民村外, 还有来自四川的移民村。显
然, 如果也是乌撤卫移民的话, 四川作为他们的原籍是最准确不过的。云南与四川这二个地理
概念在这个时代是相当含混的。
正是由于四川和云南在地理上的邻接和政区上的交错关系, 才造成了这二个地名的混乱,
从而导致了有关移民迁出地的混乱。当然, 还有一些地名如云南交趾国之类, 则不知其所云
了。
明代洪武年间的乌撒府是一个土府, 今天仍是彝族、回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 故设自治县
以辖之。作为一个设于土府境内的军卫, 可能有士兵的介入, 但士兵绝不可能占军卫人口之多
数。如果胶东地区的若干风俗带有彝族或苗族的某种风情的话, 也只能推测长期驻扎于彝、苗
族聚居处的汉族军人, 已经在生活习俗上融合了异族的某些成份, 并将其带到胶东。
在民国牟平县志》的氏族记载中, 也出现若干有关洪武年间从云南移入之氏族。由于记
载的简略, 我们无法对其可信度进行检验。总之, 一般说来, 从云南移入山东不大可能是民籍
移民, 在云南人口比胶东人口更为稀少的情况下更难以想象。我们猜想是军籍移民。上引资
料中提到的西昌卫、乌撒卫就是证明。
的确, 莱州府和登州府是一个以军卫人口为主的移民区。在莱州府, 洪武时期先设有莱州
卫和雄崖、浮山二所, 洪武二十一年增设了鳌山卫, 到洪武三十一年又增设了灵山卫。弘治年
间又增设二所。。在登州府, 洪武年间有登州卫和宁海卫, 洪武二十一年年, 增设了大
篙、威海、靖海和成山四卫和宁津所, 成化间又设个千户所, 差不多也是一个卫的兵力。当
地人称“ 军多于民” 。。虽然说的是正统年间的事, 但宁海一地, 有两卫军人就已经“ 军多于
民” , 说明民籍人口的确稀少。
这些新增卫所的将士极有可能从云南或四川的卫所中调入。由于新设的卫大部分是洪武
三十一年五月设立的, 家属调入时间可能会晚一些, 即可能在永乐年间迁入。。因此在地名或
氏族资料中, 即有于洪武年间迁入者, 也有于永乐年间迁入者。
莱州、登州两府合计, 洪武末年, 共有卫所, 约卯名将士。合计有军籍人口约
万人。在人口密集之区, 卫所战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当地人口充任的, 所以属于军籍移民的
肯定不足此数。设当地壮丁占军籍人口的, 军籍移民的数量约为万左右。又由于部
分卫所军人及家属迟至永乐年间才调入, 按照以上的自然村的统计, 军人中的三分之一强自称
是永乐调入的, 故洪武军籍移民人口的数量只有万人左右。据下文, 洪武二十四年登州府
有人口约万, 两府共有民籍、军籍人口万, 卫所的军籍移民仅相当于两府总人口的
左右。
从唠山县村庄统计中发现, 似乎莱州府的南部以永乐军人为主, 洪武年间的军人当集中于
北部和中部, 因此, 在莱州府的北部和中部以及登州府的西部及北部地区, 洪武军人的比例应
该比这一数值还要高一些。从对潍县、昌邑和莱西、招远的氏族或自然村统计的结果看, 云南
及四川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多在一, 这是假定所有的军人皆由云南及四川人来充任
的。云南、四川人的比例高于军籍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在结束有关云南人的讨论之后, 再来谈谈登州的土著。从明实录中的有关记载来看, 莱
州和登州在洪武时期皆是地狭人众之地。从户口数上分析, 这两个府每县人口众多, 与青州府
属县不相上下, 因此才有大量移民外迁。然而, 在民国及今天的氏族或自然村统计中, 土著的
比例却非常低, 仅占总人口的左右, 让人迷惑不解。民国《莱阳县志》的作者指出
以氏族言, 隋唐前无论矣, 宋庆历间趁果寺题名碑所载六十五性, 今可知者四
性已耳。夫此六十一性者岂尽转徒流离抑可丧乱灭绝, 或错碟损侠, 皆弗明矣, 又
况碑所弗载者乎而县中望族于赵氏外, 又概来元明新迁, 是其于社会所关不甚拒
软。
他认为这些土著混入了其他人口之中
而莱阳自金元以来, 用夷变夏, 基经兵祸, 民之死于锋摘或掳掠流徒者当不知
凡几, 用是移民来此, 其先至者领地开垦, 谓之占山。后至者纳熟地耕种, 谓之买
山。其土著遗民得脱于兵匪驱掠者, 谓之漏户。而迁者不望旧居, 故传称云南, 又
以昨云南省, 故又别之为小云南。亦犹吾东府人侨居关外, 概呼登莱为海南耳。
? ?帷当日迁自小云南省, 或不如传闻之众。即称为漏户者, 亦当不如现时之少。
是则历时及清, 迭透惨杀, 死亡流离, 宗错损级, 或畏进摇役, 迁自他处, 原无错碟,
历年既久, 传闻失实, 遂骨附于迁自云南之说矣。。
然而从上述统计的结果看, 这一说法是站不住的。因为, 来自云南或四川的移民虽然有一
定的数量, 但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却是不大的。而土著人口虽然比人口统计数中所反映的
要少, 但在当地仍是人口的主体。以主体之人口去青附非主体之人口, 从情理上说不过去。如
莱州情况, 登州土著的不足可能与土著人口的外迁有关。
至今未见洪武年间登州府的户口数。其中四县户口数见表。
表洪武二十四年登州府四县户口数
州、县户口户均人口州、县口户均人口
、海
登宁文

莱福阳山
资料来源民国《莱阳县志》卷《户口嘉靖《宁海州志》卷上《民赋万历《福山县志》卷户
口。
为估计出登州府其余四县的人口数, 不妨观察顺治年间登州府属各州县的乡、里数。见表

州、县
莱阳县
福山县
蓬莱县
黄县
顺治年间登州府各县的乡、社数
乡保、都里社州、县
乡保、都里社
‘ 尹宁海州
文登县
栖霞县
招远县
资料来源顺治登州府志》卷乡社》。
各县里、社自洪武以后均有归并调整, 但乡、保、都的归并却不见记载。从表中的数据看,
莱阳、宁海等户口多的县其乡、里数也较多, 福山县人口少, 其乡社数也少。因此, 可以推测黄
县、招运两县户口数与福山相当, 而栖霞、蓬莱至少应与文登相当, 如此, 此四县就有人口约
万。合计登州府人口约为万。
登州西部和中部的各县拥有该府人口的大多数, 达到万。又假定其中有左右
的人口外迁, 约有人口为万。洪武年间登州府有军籍移民万, 假定其中一半军人及家
属居住于西部和中部的县, 登州府的西北部有人口约为万。其中为移民, 就有移民
人口约万。
按照上述各县的情况作一粗略的统计, 在这万移民中, 山西移民约占, 有人口
约万四川、云南移民约占, 有人口约万这一估算存在一个问题, 即来自四川
的军卫移民比实际军卫人口数要多, 这可能是由于对外迁民籍人口估算存在问题, 或者是由于
对于军籍移民的构成还缺乏了解。
四、小结
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构成可见表
· ·
表洪武年间山东东三府接受的各类移民单位万人
府别
青州南部
北部
莱州
登州
合计
总人口土著民籍移民军籍移民
在洪武年间号称人狭地稠的东三府境内, 居然迁入了多达万人口的各类移民, 移民人
口竟然占洪武年间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不可谓不多。各类移民的原籍构成则可见表。
表洪武时期山东外来民特移民的原箱分布单位万人
地区
青州府南
青州府北
莱州府
登州府
合计
百分比
山西洪洞


江苏河南其他省合计


一一
河乃北
东三府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 余来自其他。从整体上说, 这一人口迁移的
趋势与整个华北并无二致。可以说, 山东东三府也是洪武时期华北人口输入区的一部分。
注释
①本文涉及到洪武时期山东东昌、充州两府移民史实之处, 请参见拙文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
移,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年第期。不另说明。
② 明太祖实录卷
③《明太祖实录》卷
④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 历史地理》第九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
⑤嘉靖青州府志卷。
⑥ 明史· 地理志胶州条。
⑦洪武时代的苔州今分为苔县和苔南县, 苔南县的情况不明而洪武时代的沂水县今分为沂水、沂南和沂
源, 姑且认为今苔县和沂水县地方在洪武时期的人口相当于同时代苔州的人口。
⑧临淄县的个元代末年以前建立的古老村庄共有人, 平均每村人口, 而该县个明初
及洪武年间建立的村庄, 共有人口人, 平均每村人, 人口数据为年人口普查数。
⑨曹树基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中国农史年第期。
永乐年间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中国农史待刊。下转第页
· ·
④旧惯调查会调查经济资料报告上卷第页。
⑤民政局殖产部台湾产业调查录》。
⑥据台湾总督府官房调查课施政四十年的台湾》, “ 产业篇” 。
⑦台北茶商会制茶税免除请愿书, 台湾协会会报号。
⑧台湾总督府殖产课《实业问答台湾协会会报号。
⑨松鸿生《台清茶的前途, 台湾协会会报号。
台北茶商会制茶税免除请愿书, 台湾协会会报号。
“ 台湾将来的糖产额” , 台湾协会会报号。
。台湾总督府台南县厅调查台南县下糖业调查, 台湾协会会报号。
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第二部调查经济资料报告书上卷一
参阅《安平县杂记》。
⑧ 樟脑专卖, 台湾协会会报号。
台湾产业调查表, 年, 。
关于樟脑专卖的意见, 台湾协会会报号。
祝辰已关于台湾岁计及三种专卖》, 台湾协会会报号。
①。台湾的外国贸易台湾协会会报号。
《台湾南部畜产之概况》, 台湾协会会报号。
。周宪文台湾经济史第章“ 水产” 。
函佐藤眠洋改隶四十年的台湾台湾总督府官房调查课编施政四十年的台湾· 产业篇。
⑧台湾总督府台湾统计要览》。
函张汉裕“ 台湾农民生计之研究” , 载台湾银行季刊卷期。
土接第页
曹树基对明代全国田地数的新认识—兼论明代边卫所辖民籍人口, 历史研究年第期。
何塘柏斋集》卷一。
王世贞议防楼上传中承, 明经世文编卷。
民国牟平县志卷文献志。
明史· 地理志胶州条。
明史· 地理志》莱明, 文登条。
民国牟平县志卷政治志· 林元美传。
明史· 地理志记载鳌山卫和灵山卫分别设于洪武二十一年和洪武三十一年, 但民国清平县志则说
“ 至成祖迁鼎燕京, 又将军屯分置近敬, 以资拱卫。山东计设四卫, 曰鳌山、曰灵山、曰德州、曰临清卫。”
将灵山卫误为永乐年设, 可能与洪武末年设卫后其军人及家属的陆续迁入有关。
民国莱阳县志卷三礼俗· 氏族。

  评论这张
 
阅读(93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