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国学

木秀于林,凤必垂之------做中国最专注的学生国学 创造一个学习国学的完空间

 
 
 

日志

 
 

“四书”进中学课堂应该缓行  

2008-09-23 22:41: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四书”进中学课堂应该缓行
丁兆存 发布时间: 2008-05-26 08:31 光明日报

  继去年《出师表》在中学语文课本的存留问题之争后,近来一些大学教授对中学课堂的关注又有了新进展,高呼“‘四书’应该进中学课堂”。(《光明日报》4月14日,4月28日,5月5日)作为一名一线中学教师,我个人认为,“四书”进中学课堂应该缓行。

 

  从这些呼吁文章看,他们大多不是中学教师,对中学课堂教学现状,多数是

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一知半解,并不真正了解中学课堂的实情,特别是对广大的农村中学更是知之甚少。

  从中学教育实际来看,中学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已经全方位地担负起中学生的知识汲取,灵魂塑造,道德是非判断,善恶区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中学课堂已经吸收接纳了许许多多的“四书”内容,无需再专门设立“四书”这一科。

 

  从中学教师本身素质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先天性营养不良,没有多少教师通读“四书”,这当然是大学教育的失缺,实际上一些大学教师也是这样,缺“钙”很多,己所不能,焉能教人?没有相应的文化平台,怎么实施?

 

  从“四书”内容的深度来看,它难度大,深奥不好懂,要读懂它们,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中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在高喊减负,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又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来读这些“之乎者也”之类古书,这是对中学生的一种身心摧残。

 

  从“四书”本身的意义来看,它不是灵丹妙药,充其量是一味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养剂,并非包治百病。中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社会、家庭、教育、文化的综合载体下慢慢发生质的变化,是从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开始了,并非从中学生开始奠以后成长的基石,这是大错而特错的。

 

  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巩固素质教育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笔者认为,“四书”进中学课堂应该缓行。(作者单位:山东省五莲县潮河中学

  评论这张
 
阅读(24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