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国学

木秀于林,凤必垂之------做中国最专注的学生国学 创造一个学习国学的完空间

 
 
 

日志

 
 

尚惠民 千古之谜:河图洛书破译 唐明邦,肖洪恩《易源探赜》(序)  

2009-12-01 15:48:04|  分类: 周易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河图洛书正义 
http://www.heluochina.net/wz/html/2008-12/3388.htm

易源探赜序http://baike.baidu.com/view/2132428.htm

 

  皇皇《周易》,垂训千古。羲皇智慧,流芳万代。八卦符号之创造,实乃世界文化奇迹。数千年来,无数先哲在沉思,遥想羲皇当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原始人类处在野蛮蒙昧时期,伏羲独运神思,一画开天,创造永垂千古的神秘符号——八卦,未知当年所受何种启示?宋代学者提出“画前有易”思想,然而止此假说,尚无凭证,玄思千载,略无进展。
  今者,尚惠民先生网罗考古文物,结合古史资料,独运匠心,撰著《易源探赜》一书,求索易卦之源于远古,创立宇宙图式之宏论,探赜索隐,显微阐幽,弋获甚丰。通读其书,新论迭出,在在引人深思。
  关于“画前有易”的探讨。宋代《易》学家邵雍对自然之道的抽象之数,同人们“指定一物不变”之实数,加以区分,从而提出“画前有易”思想;大儒朱熹予以肯定,他在《易学启蒙》中,写道:“邵子所谓‘画前有易’者,又可见其真不妄矣。世儒于此,或不之察,往往以为圣人作易,盖极其心思探索之巧而得之。”又说:八卦符号“此乃天地之间自然道理,未画之前,先有此象此数;然后圣人画卦时依样画出。”“非是元无实体,而画卦揲蓍之际旋次安排出来也。”这就是说:伏羲画卦之前,有天地自然之易,伏羲不过是依此而作卦。从现代哲学观念看,一个是反映者,一个是被反映者。尚先生在《易源探赜》中,力图通过对八千年前的“太阳鸟”等考古新发现,用原始人群最早尚“八”思想,阐明燕尾骨鸟与原始伏羲八卦的联系。认为在上古时期,流传数千年的燕尾八角图形,同伏羲画八卦,有数的因缘。尚“八”观念原自立竿测影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认识,“产生于二至二分四立的‘八节历’的制定”。作者强调通过“对贾湖遗址立竿测影标志物——‘燕尾太阳鸟’的认识,终于寻到了原始八卦生成的源头,也找到了中国古代八卦文化的源头!”(第五章),显示了“画前有《易》”说的真实性,使“画前有《易》”论获得初步验证。
  《易》学发展史,一直存在重视考古的传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具考古学意义。到现代,不少考古成果无论数字卦、帛书《易》、竹简易的发现,都对《易》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尚先生发扬这一传统,广泛吸收考古新成果,诸如安徽含山玉龟及玉版图、洛阳“伊川缸”上的原始洛书、燕尾八角盖天图、八千年前的“太阳鸟”、中国铜镜、古代式盘等,通过对众多文化现象进行梳理,认定八卦文化、龙文化、凤鸟文化的渊源关系,其共通点在于蕴含着象数思维。从而得出结论:“《周易》是象数思维的集大成”。
  此书力图探讨《易》学象数同古代天文、历法、数学的内在联系。他拂去《河图》、《洛书》的神学迷雾,认为蕴含象数机巧的“河图、洛书,显然是古人在漫长年代早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第一章)。作者进一步通过对上述考古成果的梳理,证明安徽含山玉龟、玉版图“是对距今5300年前的盖天思想和天文历法的详细图解。”其中显示古代先民已经“系统地总结了伏羲时代开始的天文观象系统、立竿测影方法、历法图式等文明成就。”(第一章)。作者还阐明洛阳“伊川缸”上的原始洛书与《洛书》图中的勾股方圆数理的联系;燕尾八角盖天图与原始伏羲八卦的关系;“叉形骨器”、“太阳鸟”与八卦文化、龙文化、凤鸟文化的关系,从而打通《河图》、《洛书》与《周易》的关联。作出的基本结论是:《河图》、《洛书》直至《周易》,沿袭的是“以一贯之的宇宙图式”,而此种“宇宙图式是古代传承科技思想的文化载体”。
  作者从考古学、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角度,论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把十月太阳历与十二月太阴历作统一阐释,强调《河图》即“合图”;把南北地域的考古文化系属中所发现的材料作统一的理解;结合古代文献对考古发现的各种宇宙图式进行解读和破译,得出结论说:“从距今8000年前后的原始伏羲八卦,到河图、洛书图式,再到距今3000年的《周易》八卦、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尽管这些宇宙图式的形式各不相同,它们在内涵上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它们都是记载和传承中国上古文明成果的文化体系。我们可以把这些在内容上具有继承性、表达形式上具有连续性、思维方式上具有统一性的文化体系,统称为八卦文化体系。”(第九章)强调中华大地多元文化的共融性,是此书立论的一大特点,值得肯定。
  作者进一步从考古成就与传世史料的结合上,肯定“象数思维是中华古代先民独具特色的思维形式,它是与原始形象思维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思维形式。是从原始形象思维发展而来,又高于一般形象思维的一种高级思维形式。”肯定积淀在易学中的象数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复合型思维形式。《周易》之所以被称为智慧之书,首先是因为它总结和体现了中华先民历经数千年创造的这一永放智慧之光的思维形式”(第九章)。作者还对象数思维与汉字系统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八卦文化体系和古代汉文字系统,是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存在的两大文化信息符号系统,都是古代先民运用象数思维和形象思维方法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原始八卦图式的起源,无论从考古的年代和地点上说都是同一根源”(第九章)。这一认识无疑是作者多年研究易学思想的独到心得,引人深思。
  《易源探赜》对上古文化的研究,作出了三大贡献。充分利用当代考古文物资料,结合传世文献,探索了“画前有《易》”的史影,一也;通过探讨易源,依据中原地区考古文物同江南地区考古文物的若干共通特征,提出了中华大地多元文化的共融性,二也;依据远古地下文物图象显示的尚象重数特征,深入探讨其取象、运数的思维方法,追溯了《周易》象数思维方法的渊源,论定《周易》象数思维乃集古代先民象数思维之大成,三也。此外,还探讨了象数思维同中国汉文字创字法则的内在联系。以上古史问题,不少人望而却步,尚惠民先生以其广博文化素养,独出心裁,上下求索,其古史祛疑精神,令人钦慕。作者求为制序,愚等勉为所难,聊抒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唐明邦 肖洪恩
  二OO八年元月十八
  (唐明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中国周易学会原会长现顾问。
  肖洪恩: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这张
 
阅读(25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